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徽墨、歙砚、江南丝竹、杭州评词风流谁传?

发布日期:2008-11-23 访问次数:3115

 

黄山歙县徽墨厂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徽墨、歙砚,是中国文房四宝中顶尖的两样,其实它们都是在歙县县城东路19号那个不大的院子里生产出来的。昨天,“BMW2008中国文化之旅”的队员冒着时大时小的秋雨,带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在这里见到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同时也是老胡开文墨厂、歙县砚厂副厂长曹阶铭。

 

  据曹先生介绍,现在徽墨和歙砚的生产已经从传统的注重实用性转向了强调艺术性。传统上,歙砚制作技艺以雕刻为中心,按照石材纹理分罗纹、眉纹、金星、金晕、鱼子5大类一百多个品种。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他们除了恢复传统的“金星歙砚”,还挖掘了“豆斑”、“绿刷丝”、“歙红”等新品种。

 

  参观徽墨生产车间的文化之旅成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震撼。古人都说“墨香”,但制墨车间的味道绝对可以给人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必须要猛吸一口气冲进去,然后再出来换气才可以。但里面的几位制墨师傅没有任何防护,平静地取料、称重、捶打……就这样做出一块块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的徽墨。

 

  但是由于原材料资源缺乏和传统手艺失传,徽墨和歙砚的生产前景均不乐观。本来在当前电脑普及的时代,笔墨纸砚就已经不再被广泛需要,而这些又导致了产品价格上扬,所以对这两项文化遗产加以系统保护就显得极为迫切。

 

  沿着中国京杭大运河数千年的历史印迹,2008“BMW中国文化之旅”车队日前抵达运河起点——浙江省杭州市,前天在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举行了此行的第4次捐赠仪式,捐赠款项20万元人民币将用于大运河博物馆的资料收集与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南丝竹、杭州评词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和展现了运河的自然特性和人文精华。也是运河文化遗产、文献资料的征集收藏以及运河文化的研究和展示中心。捐赠仪式结束后,车队成员自中国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拱宸桥乘船,与运河有了一次亲密接触。拱宸桥已经成为运河历史的“活化石”,它和运河从南到北的其他古桥一起,构成了解读运河的最佳注脚。

 

  经济的发达孕育了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江南丝竹与杭州评词就是水乡文化的杰出代表。江南丝竹因乐队由二胡、琵琶等丝竹乐器组成而得名,其风格“小、细、轻、雅”,具有重要的民俗文化价值。而杭州评词则用说、表、拉、唱等丰富的形式演绎传统书目,在运河杭州段广为流传。但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老传承人相继离世,这两项传统曲艺都面临后继乏人等问题的威胁。本次捐赠将用于帮助这两个曲艺项目的抢救、挖掘和传承工作。

  • 13980801217
  • jinmaxiu@163.com
  •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2号浣花香广场7楼蜀锦处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20:00


13980801217